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师生参加2025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学术年会

2025年10月30日-11月2日,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工业界代表共7000余人参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轻型涡轮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长时规模储能重点实验室承办,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期间,学院有《面向跨季节储能的赤藓糖醇复合相变材料储热特性及光热转换性能》、《缺陷石墨烯/相变储热材料界面导热特性及其强化机理》、《锂离子电池排气过程传热特性及其对热失控传播影响规律》、《聚酰亚胺基气凝胶复合相变材料热管理性能强化及其火灾预警应用研究》、《聚酰亚胺气凝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电池热管理与火灾报警应用研究》、《三周期极小曲面强化相变储热性能研究》、《光热效应促进Ru/CeO2单原子催化剂高效转化CO2的反应机制研究》、《芯片功率瞬变下热电制冷器脉冲调控实验研究》、《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的相变储热技术研究》等12篇文章参与了交流。其中,学院硕士生王思文获得青年学者陈学俊优秀论文奖,博士生徐乐获得学会优秀论文奖。



另外,学院协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学会承办了青年学者沙龙,聚焦青年教师的科研与成长,旨在通过前沿报告与深度访谈,汇聚多方智慧,碰撞思想火花,为青年学者在能源科技领域的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创新生态建设凝聚青年力量。学院院长饶中浩、副院长王坤为青年学者沙龙主持人。

会议期间,还进行了第五届“零碳未来创新大赛”决赛,由苑坤杰教授、饶中浩教授指导,田志鹏、杨煜昊、邱书磊、胡雨萌等同学的作品《“膜”法降温—基于PVDF-HFP高效辐射制冷膜设计与开发》获二等奖。

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聚焦工程热物理科技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领域创新,全面展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各分支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同时重点突出学科前沿动态、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等特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能源动力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覆盖全学科的综合性、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推动工程热物理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