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风采

“元光学者”马小东


马小东,男,河北工业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天津市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生态环境部、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等技术咨询专家、项目评审专家。


科研经历:2003.09-2006.06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11.02-2011.06,奥地利University of Vienna, 著名分析化学专家Wolfgang Lindner课题组,访问学者;2014/02-2015/03,美国Georgia Tech, 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John. C. Crittenden课题组,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06/06-2018/0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2018.01至今,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特聘教授/博导。


项目及成果:近年来作为首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1项,主持国家科技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主持国家863课题2项,主持天津市重点基金1项,河北省重点基金1项,主持天津市面上基金1项,另主持(或技术负责)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宝钢等研发项目30余项。发表SCI、EI摘引论文40余篇,其中JCR二区以上刊物20篇;第1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参编(译)3部环保领域权威著作,独自撰写(翻译)10万字以上;多项先进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已转化应用。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研究领域及内容

1、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以我国工业场地污染治理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针对修复机理不清、修复材料成本高、工艺耦合性差、装备智能化程度低等难题,揭示场地污染物跨介质转化过程及调控机制,创新研发了用于场地污染土壤/地下水修复的“缓释催化氧化复合材料”、“工业铁粉-铁还原菌”还原复合材料等一批新型高效环保功能材料,首创了“原位氧化-同步气浮”、“旋转式交流电场驱动药剂传质”等一批场地污染治理新工艺,结合创新研制的污染场地修复智能化、模块化装备,构建了技术先进、实用性强的工业场地复合污染治理技术体系。上述专利技术在天津、山东等多家企业推广应用。


2、水体污染净化技术

开发了以固废为原料,制备净化水体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新型滤料,开发了活性组分掺杂、膨化改性等多种滤料制备技术,研发的专利技术作为核心关键技术,支撑了国家水专项《滨海工业带尾水人工湿地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的顺利实施。


3、场地异味气体净化技术

开发了新型钛基复合纳米功能材料,与目前商业上应用的Pt、Pd催化剂相比,效果更好、成本更低;开发了利用含铁固废制备净化多种异味VOCs的低成本功能材料,已在天津、河北等地推广应用,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联系邮件:maxd@hebut.edu.cn; 网站:学院主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