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风采

孙春华



孙春华,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建环系教师

孙春华:女,49岁,研究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工业大学优秀任课教师。主要从事建筑供能系统节能理论与优化运行调适技术、建筑供能系统智慧化理论与应用技术、室内环境调适理论与技术。天津市、河北省科技特派员。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专利4项。基于供热计量信息系统的智慧供热节能技术及产业化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数据驱动的村镇太阳能耦合多热源清洁取暖技术与产业化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编国内第一部《城市智慧供热技术标准》,参编《既有建筑供能系统节能分析与优化技术》等著作。

一、个人简介

1.教育背景:

2008.03—2012.12,重庆大学,城市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工学博士

1999.09—2002.03,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学院热能系,工学硕士

1994.09—1998.06,吉林建筑大学,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工学学士

  1. 工作经历:

2013.01—至今,河北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副教授、硕导、副系主任

2008.03—2012.12,重庆大学,城市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002.04—2008.02,河北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系,讲师

3.研究方向

1)建筑供能系统智慧化技术:研究系统能源供需匹配大数据预测方法、智慧化精准调控技术、可靠性安全运行技术;

2)室内热舒适环境研究:室内热舒适环境分析与调控技术

欢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学科、能源动力学科的学生从事建筑供能系统智慧化技术的研究;欢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学科的学生从事室内热舒适环境的研究。

4.联系方式

电话:022-60435787

邮箱:sunchunhuah@163.com

QQ1048142351

二、主要科研成果

1.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不包括企业委托)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

时间

项目

经费

承担

角色

1

供热系统源网协同动态调控策略研究及应用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2022.01-2024.12

7.5

主持

2

基于数据挖掘的建筑热特性与换热站供热规律研究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

2015-2018

6

主持

3

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与改造关键技术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6-2020

50

参与(技术负责)

4

基于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系统的智慧热网关键技术及示范

河北省高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项目

2013-2015

500

参与(技术负责)

5

大型商业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2011-2015

85

参与(技术负责)

6

河北省建筑领域合同能源管理应用模式研究

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

2013-2014

10

参与(技术负责)

7

唐山市供热计量改革经验总结

建设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项目

2012-2013

42

参与(技术负责)

8

建筑供能技术服务平台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

2014-2016

100

参与(技术负责)

9

直通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及镜场跟踪系统联合研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

2014-2015

10

参与(技术负责)

10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供热计量与能源管理系统研究

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

2012-2013

10

参与(技术负责)

11

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模式研究

河北省建设厅科研计划项

2010-2012

180

参与(技术负责)

2. 奖励

1)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供热计量信息系统的智慧供热节能技术及产业化,2018年,第2

2)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基于数据驱动的村镇太阳能耦合多热源清洁取暖技术与产业化,2022年,第4

3)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冬天里的温暖2016

4)河北工业大学第十一届优秀任课教师,2016

  1. 发表论文

1Sun CH, Yuan LY, Gao SS,Xia GQ,Liu YN,Wu XD.Identification of Supply-demand Mismatch in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Based on Association Rule Mining.Energy.2023,280:128124.

2Sun CH, Yuan LY, Cen Y, Gao SS,Xia GQ,Qi CY,Wu XD.A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Regulation Strategy Aiming at Building Level Heating Balance in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Energy.2023,278:127941.

3Sun CH, Zhang HX, Cao SS, Xia GQ,Zhong J,Wu XD. A hierarchical classifying and two-step training strategy for detection anddiagnosis of anormal temperature in district heating system.Applied Energy 2023,349:121731.

4Sun CH, Chen JL, Cao SS, Gao XY,Xia GQ,Qi CY,Wu XD. A Dynamic Control Strategy of District Heating Substations Based on Online Prediction and Indoor Temperature Feedback. Energy 2021,235:121228.

5Sun CH, Liu YN,Gao XY, Wang JD,Yang L,Qi CY.Research on control strategy integrat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ser's energy-saving behavior of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Energy 2022,245:123214.

6Sun CH, Liu YT, Cao SS, Chen JL,Xia GQ,Wu XD. Identification of control regularity of heating station based on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 dynamic time delay method.Energy 2022,246:123329.

7Wang JD,Sun CH,Qi CY,Zou ZG,Zhao JN,Zheng JF.Promoting the performance of district heating from Waste Heat recovery in China: A general solving framework based on the two-stage branch evaluation method. Energy 2021,220:119757.

8Sun CH, Liu YN, Cao SS, Xia GQ,Gao XY,Qi CY,Wu XD.Integrated control strategy of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based on load forecasting and indoo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Energy Reports2022,8124-8139.

9)孙春华,刘春胜,翟灿灿,齐承英.分布式变频供热系统均压管安装位置仿真分析,暖通空调,2019,卷:49:3:29-33

10)齐承英,耿欣欣,孙春华*.基于数据回归的热力站耗热量时间遗传期研究,2018

11)孙春华,赵红霞,夏国强,朱光宇,分户热计量地板供暖系统房间位置对室温及耗热量影响研究,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7,466:79-84

12)邵博,孙春华*,齐承英,供暖状态下建筑热特性仿真分析,暖通空调,2017,1124-128

13)贾萌,孙春华,陈彩苓,杨华,齐承英.影响热计量用户用热模式的行为研究,建筑科学,2015250-56

14)孙春华,韩钊,贾萌,齐承英.分布式变频供热系统定零压差点运行调节特性,暖通空调,20158):42-46

15)邵博,孙春华*,贾萌,齐承英.分布式变频系统与动力集中式系统运行调节特性对比分析,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6):45-51

16)孙春华,金凤云.两种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工程实际应用及分析,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2373.20114

17)孙春华,付祥钊.集中供热系统二级网分布热源设置及应用分析,暖通空调,2012.08vol.42

18)付祥钊,孙春华*.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反思.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0 Vol.32 Sup.1, p129-132.

19)孙春华,付祥钊.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状况调查诊断.煤气与热力, 2011,(11),P33-3孙春华,齐承英.单热源供热系统燃气调峰热源设置的优化分析.建筑科学,2010.6(26): p87-90

20)孙春华,齐承英.区域集中供热系统电蓄热调峰热源设置分析.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12 (39)p76-80.

TOP